交通指南
游玩攻略
游玩预约
TOP
首页  >  启程古劳  >  古劳记忆
古劳水乡
七百多年自由流淌
山水桥院,自然闲逸的回响
鹤山地形狭长,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北边缘。
自宋元以来,随着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和发育,西江下游出现大片冲积滩。
在宋嘉定年间曾任谏议大夫的劳威,携带二子劳永翰、劳永深从南雄珠玑巷南迁。
他们乘木筏顺韶关的浈江漂流而下,至西江遇上暴风雨,上岸避险。
见此处面临西江,背倚茶山,二子就留居此地。
同期南迁的还有表兄古都禄。他们一并耕耘,生活稳定,粮鱼桑茶丰稔。
后来,由于“古”、“劳”两姓人丁兴旺,所以人们都称此地为“古劳”。
元代以前,西江河段没有堤围,西江涨水时不但淹没古劳全境,还蔓延到玉桥、沙坪、越塘以至雅瑶部分地方。
宋以后,入迁人口增多,需要开拓生存空间,百姓不断自发修筑堤坝,围垦荒滩,但是由于规模小、质量低,易冲毁。
到了明太祖洪武年间,朝廷重视水利建设,多次派官员到各地劝导兴修水利。
在冯八秀等人的组织和多代古劳人的努力下,古劳围逐渐形成且完善。
弯弯曲曲的河道,依靠木板桥、石板桥贯通。
人们在这里挖出一口口的鱼塘,四周堤基包围,围内河涌纵横,鱼塘星罗棋布,河涌鱼塘之间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土墩,或种植桑林蔗林,或有居民建屋居住。
西江边上的大堤称作“围”,所以这些小土墩又称“围墩”,
所以这里又称围墩水乡。
在古劳围的堤围之下,一共修筑有九个涵窦,北南走向,中间低洼,可启可闭,可据需进行排灌。
例如,升平墟建在河堤纸上,堤下有一孔窦口,窦口按需要启闭,
河涌平日都有活水穿流,过满时则可从另外一个窦口排出西江。
还有十三道水流从茶山顺势而下,转折引入西江。
又称“九窦十三坑”。
村民利用“九窦十三坑”的科学均布和西江的涨退潮,巧妙输活围内水流,确保水位处于安全系数内。
在这里,鱼塘以养鱼为主,小土墩上种桑种蔗,桑叶养蚕,蚕沙、橡草养鱼,塘泥肥桑,构成鱼、桑、蚕三者之间密切的良性生态循环,
形成传统的桑基鱼塘。
至21世纪初统计,围墩居民约1万多人,华侨及港澳同胞1.8万人,耕种鱼塘400公顷,桑地80公顷,主产塘鱼、蚕桑、甘蔗。
近三十年来,古劳还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桑基鱼塘自然生态与围墩水乡风貌,
可以说是工业化的珠三角最后一块原生态旅游区。
围墩、石桥、鱼塘、小舟、荷花、老榕、白鹭……
关于水乡田园一切美好的想象,在这里都能遇见。
咏春宗师梁赞,醒狮创始人冯长庚,凉茶大王王泽邦,一代影后胡蝶,还有无数聪慧勤劳的古劳人,都曾在古劳水乡的石板桥上缓缓走过。